欢迎访问宁夏北方星慧照明器材有限公司网站!
是的,小米十周年了。
雷军总说,小米是一碗小米粥聚起来的。风风雨雨,十年过去了,曾经 13 人的中关村小公司,长成了风口飞翔的猪,变成了世界上.年轻的世界 500 强。与之相随的,是一代 1999 元的小米 1,是 3499 元的 MIX,是 4999 元的小米 10 Pro,是小米一步一步的高端路。
如今,小米拿出了十周年献礼之作,超高端的「小米 10 至尊纪念版」。
至尊版
上手产品之前,我们先来谈谈米 10 至尊版的三个特别之处。
..个特别之处,在于它的产地:小米智能工厂。
去年年末,雷军在「世界 5G 大会」上..官宣智能工厂。它力求于用 5G、人工智能等精尖科技打造自动化无人生产线,是小米对生产的一次重要探索。而现在,米 10 至尊版透明配色,便..量产于小米智能工厂,特殊性不言而喻。
第二个特别之处,在于它的包装。
如预热海报所见,至尊版采用了一个亮银色的长型纪念盒。盒上 2010 和 2020 被「xiaomi 10 TH」隔开,点明其纪念性,打开盒子,一张银色封纸映入眼帘,上面骄傲地写道:「现在 你将拿起的 是我们.自豪的一部作品」。
第三个特别之处,在于它的颜色。
至尊版共有陶瓷黑、亮银版和透明版三款配色。相信你已经了然。陶瓷黑.早出现于小米 5,后来也成为了 MIX 的标配材质;亮银版.早出现于小米 6,是小米数字系列标志性颜色之一;透明版.早出现于小米 8,再是小米 9,如今米 10 自然不会缺席。
没错,这三款颜色,都是小米十年来.具有纪念意义的配色。
拿起,「银」入眼帘
数字尾巴本次拿到的是亮银配色。
刚拿到手机时,.吸引眼球的一定是「 银镜历历可照目」的亮银光后背。透晰、干净,对着它,可以清清楚楚的看见毛孔。不过由于工艺限制,侧看,投射在后背的亮光的边界会有明显的颗粒感,不如小米 6 亮银版锐利。
后背设计上,摄像模组和小米 Logo 于左侧一字排开。硕大的四镜头摄像模组占据了机身接近 1/2 的长度,采用银底和黑底做出区分,设计略显杂乱。下方是小米 Logo,旁边还特别印上了数字尾巴的 Logo,萌萌的鲸鱼小尾巴,令人好感倍增。
回到正面,至尊版和小米 10 Pro 别无二致,差不多的额头下巴,一样的左侧打孔屏,但是至尊版的上扬声器回归到听筒位置,虽然听感较于对称设计的 Pro 略差,但观感上更和谐。同时,采用屏下指纹,秒开级速度。
料堆猛了,手机厚度也来到了 9.45 毫米,即使曲面屏在视觉上已经削薄厚度,整体还是显得敦厚。重量上,至尊版为 221.8 克,和 S20 Ultra 旗鼓相当。由于至尊版整体沿用了小米进化数代的双曲设计,手感还是非常不错的,但这重量还是显得沉甸甸。
整体而言,这是一款很「踏实」的手机。
120Hz、弥补遗憾
年初评测小米 10 Pro 时,.大的遗憾就是没那么 Pro 的屏幕。如今,至尊版来了,120Hz 刷新率、FHD+ 分辨率、原生 10bit 色深显示、HDR 10+ 认证、峰值亮度 1120 尼特、JNCD<0.63、支持 MEMC 运动补偿。从参数上来说,这块屏幕无疑是目前手机圈的..梯队选手。
点亮屏幕,你可以看到小米为至尊版特制的超级壁纸:「土星环」,和「红色火星」一样,从熄屏,到锁屏、桌面,主体都会逐渐变大,但不同的是,每一次解锁,土星的环形岩石带位置都会变化,滑动屏幕之间,岩石还会缓慢流动,观感如浮在屏幕之上,搭配上 120Hz 的刷新率和 MIUI 12 的光锥动效,流畅丝滑可见。
正好我手上有一台 90 Hz 的小米 10 Pro,把两台手机放在一起刻意比较,在应用上滑到桌面、微博滑动列表等场景,还是能感知到 120 Hz 会流畅些,对于大幅优化底层动画的 MIUI 12 来说,这也是目前.能挖掘其动画流畅性的手机。不过我个人感受,90 到 120 感知没有 60 到 90 那么明显。
另外,至尊版搭载原生 10bit 色深屏幕、专业原色屏,△E<1,简单来说,就是色彩表现会更好。目测和 Pro 比,颜色的确略有差异。但囿于时间有限,更专业的校色测试放在以后。
120 倍变焦,夜拍惊艳
相信大家都知道了,这是一台具有 120 倍超远变焦的镜头。别的参数先不谈,我们单刀直入,看一下 120 倍超远变焦的表现。
从实用性上说,120 倍变焦可用性很低,50 倍也很勉强,.好的拍摄焦段是 0.5-20 倍。但是如下图所示,10 Pro 和至尊版同时在 50 倍变焦时,至尊版肉眼可见更好。所以在我看来,追求超远变焦,一方面是提升上限想象空间,重在体验,另一方面是提升下限可用空间,重在实用。
另外,这种超远变焦在户外效果会更震撼,户内看的都是瓷砖和墙壁。
谈回至尊版的影像配置,和 Pro 一亿像素方案不同,本次小米采用了大底大像素方案。其四颗镜头分别为 1/1.32 大底大像素主摄(48 MP)、120 倍潜望式镜头、128° 超广角(20 MP)、12 MP 人像。这个镜头组合较常见,可以以混合变焦的形式实现全焦段覆盖,软件体验达到了 iPhone 般平滑变焦(不过可能是软件调教问题,有时切换镜头时会发生闪烁)。
具体相机表现如何,来看样张:
首先是主摄,日间拍摄,注意上方的电线,和天空,远处的篮球框、远景,形成很清晰的层级关系。
下面这张图片,拍摄环境如截图所示,是在非常暗光的环节下拍摄的。但特别的是,它并非拍摄于夜景模式,而是直接主摄直出的(成像大概 3 秒)。可以很明显看到,大底大像素在暗光环境下的优势非常明显。
下面这个图片同样是主摄夜间直出,它非常具有代表性。画面中有明显的层级关系,不同层级受光不同,聚焦低光可能会导致高光过曝,聚焦高光又会丧失暗部细节。但至尊版做了双原生 ISO 技术,对高低 ISO 做了两次拍摄并合成,成片效果如下图所示,反光的车架和远处的树丛同样细节丰富,亮度均衡,实拍效果非常好。